我的账户
淮南便民网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淮南便民网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淮南便民网公众号

淮南便民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出殡走丧,棺柩在前还是人在前

2023-05-07 发布于 淮南便民网

家有丧事,起棺动柩,发引出殡,走丧队列什么在前?什么在后?规范丧礼都是有明确规定的。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,中国人文历史四千年,丧礼一脉相承,在出丧队列的排序上,基本保持一致,没有根本变化。

这个本来不是问题,只是近百年来,传承断了,不知道的人多了,被人为地搞乱了。我们结合丧礼规范典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,供大家参酌与评述。

1、《仪礼》的规定:棺柩在前,人在后

《仪礼》是中国礼仪的原典,其许多规定在夏商时期就有。说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,《仪礼》就是证据。以单独文本著作的方式对各种礼仪做出统一规定,中国唯一,世界其他民族是没有的。

《礼记》是“四书五经”之一,自隋唐至明清,一千三百多年,一直是办学和科举考试的指定教科书。但《礼记》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士研习《仪礼》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。《仪礼》相对于中国礼仪,就相当于马克思主义相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。所以,不看《仪礼》和《礼记》,根本不会懂礼。

(1)《仪礼---既夕礼》有:“迁于祖,用轴。重先,奠从,烛从,柩从,烛从,主人从。”

这是“告庙”即动柩朝祖的队列。也就是将棺柩拉运到家庙告慰祖宗。“重”是主神设置,上面有铭旌。“奠”是奠供,包括案和供物。烛是火烛,照明用的。这个队列,人是在最后的。

(2)《仪礼----既夕礼》有:“商祝执功布以御柩。执披。主人袒。乃行。”“商祝”是指司礼人员。“功布”就是大功小功的丧服布。就是说,出丧时,棺柩先走,丧服人员在后。

按郑玄和贾公彦的注疏:“凡从柩者,先后左右如迁于祖之序。”“主人从者,丈夫由右,妇人由左,以服之亲疏为先后,各从其昭穆。男宾在前,女宾在后。”

就是说,出殡与动柩朝祖的次序是一样的,棺柩在前,丧服人员在后。

2、《朱子家礼》的规定:棺柩在前,人在后

北宋司马光作《书仪》,南宋朱熹参照《书仪》作《家礼》。明清时期,《仪礼》和《朱子家礼》就是制定各种礼仪的典籍依据和规范范本。

《朱子家礼---丧礼篇》关于出殡有:“发引。柩行。(方相等前导如陈器之叙。)主人以下男女哭,歩从。尊长次之,无服之亲又次之,宾客又次之。”

很明显,棺柩在前,人在后。

回到原题,归结一下。实际生活中,许多地方许多人不讲究,出殡走丧,人在棺后的有,人在棺前也有。就从字面理解,出丧也叫出殡、送丧、送殡,既然是宾,是送,肯定是殡在前,人在后,即棺柩在前,送殡人员在后。按理讲是这样,怎么做随你。

来源:出殡走丧,棺柩在前还是人在前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淮南便民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淮南便民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淮南便民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淮南便民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淮南便民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淮南便民网
    1970-01-01
淮南便民网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淮南便民网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淮南便民网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淮南便民网 X1.0@ 2015-2020